新闻资讯
校舍抗震鉴定 | 校园建筑的"健康体检"到底谁来做?该咋做?
2022 / 09 / 26
事故频发,校舍安全任重道远!

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约33所学校(泸定27所、海螺沟6所)发生地基沉降、校舍墙体开裂。

微信图片_20220926155900.jpg
震后校舍安全排查(来源:四川教育发布)

2022年5月12日,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一学校彩钢遮雨棚发生倒塌造成1人遇难9人受伤。同日,山西太原的太原理工大学牌匾掉落砸中了一辆轿车。


2021年3月,河南某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校舍玩乐区发生塌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校舍安全关乎校园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保证教学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的基础,学校需要及时开展抗震鉴定工作来保障教学安全。那校舍抗震鉴定到底谁来做?怎么做呢?


校舍抗震鉴定解读

 

地震灾害仍是人类面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大等特点。学校又属于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具有人口密度大、人员多;教室开间大、地震易损坏;校舍建筑仍在使用大量老旧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学生缺乏足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等特点,因此,学校始终是抗震设防的重要环节。


2022年6月,《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发布(适用于全国城乡公立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所有中小学校舍排查鉴定、加固改造和新建(包括迁建、拆除重建)工作),提出继续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


微信图片_20220926155915.jpg


Q:校舍抗震鉴定谁来做?


《技术指南》排查鉴定篇中分为校舍排查和校舍鉴定两部分,对经排查需要鉴定的校舍,委托有相应资质或资格的单位进行鉴定,确定校舍是否需要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并且排查、鉴定和竣工验收后应按相关要求,将有关数据纳入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指南》第15条明确规定 :


(一)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由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和有关抗震设计规范对校舍进行抗震鉴定,出具抗震鉴定报告,确定校舍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有条件时可优先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原设计单位开展校舍的抗震鉴定工作。


(二)地震烈度6度及以下的非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由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或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等对校舍进行房屋安全鉴定,提出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根据房屋安全级别确定校舍是否需要加固。


地震烈度6度地区经房屋安全鉴定需进行加固的C级危房,还应进一步完成抗震鉴定,提出抗震鉴定报告,加固时应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鉴定结果为D级危房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舍必须立即停止使用,无加固价值的应确保拆除。


Q:校舍抗震鉴定该怎么做?


那么校舍抗震鉴定该怎么做?都包含哪些部分呢?


首先,校舍抗震鉴定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应根据后续工作年限采用相应的鉴定方法。后续工作年限的选择,不应低于剩余设计工作年限。校舍抗震鉴定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抗震鉴定中A、B、C类建筑划分

摘自《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一)搜集建筑的勘察报告、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进行必要的补充实测。


由于前期缺乏建设工程资料管理意识,很多学校原始资料不齐全,应当进行资料补充,并留档保存,逐步建立校舍建筑建设档案信息库。


(二)调查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发现相关的非抗震缺陷,评估非结构构件(如外走廊栏杆、栏板)在地震中引发次生灾害的可能性。


女儿墙、栏板、栏杆、隔墙、围护墙、幕墙等均属非结构构件,其中栏杆、栏板、上人屋面女儿墙是使用最广泛的部位,这些非结构构件自身质量,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预埋、锚固状况都需仔细检查,避免地震中导致二次伤害。


 教室护栏锈蚀严重、裂缝加宽


微信图片_20220926155925.jpg

女儿墙部位破损严重


(三)根据各类建筑建造年代和依据的设计规范、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开展构造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验算,对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需注意的是对重点部位与一般部位,应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鉴定。此处的重点部位指影响校舍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和易导致局部倒塌伤人的构件、部件,以及地震时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部位。


同时,根据建筑结构类型不同的结构,其检查的重点、项目内容和要求不同,应采用不同的鉴定方法。


都市检测崔黄口中学抗震鉴定项目


(四)对现有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做出评价,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提出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和处理意见,对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应注明其后续使用年限。


及时的抗震鉴定可以判明校舍建筑的抗震能力、评估遭遇地震时的破坏程度,为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防震减灾措施提供依据,从而避免重大的安全事故发生。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